新闻动态
1000家沪市公司出方案!“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系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阶段验证

类别: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4-08-19 14:25:59   浏览:

  第1000家!8月16日,春秋航空发布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该公司也成为第1000家参与“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沪市公司。

  相关数据显示,上交所发布倡议以来,至今已有逾千家公司推出了行动方案,包括708家民企、298家央国企,覆盖市值约25万亿。

  截至目前,行动方案的发布有两个领域抢眼,覆盖率均近“八成”:其一,上证180指数公司覆盖率近八成;其二,科创板公司覆盖率近八成。

  上交所有关人士表示,对于“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倡议,不能简单理解为实施回购、增持、分红,更重要的是发挥上市公司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从2019年中国证监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要求的提出,距今已有5年,国务院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作出全面系统的部署安排,也已有4年时间。数年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一直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核心主线。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认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进展为所有相关方所关切,上交所倡导的“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是一份对各方关切的回应、对上市公司质量提高的动态答卷、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一个阶段验证。

  专业人士告诉央广资本眼记者,在非强制披露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参与专项行动应该有“愿不愿”和“敢不敢”两个层面的心态考量。1000多家公司积极参与,意味着沪市已经拥有一个“理念认同和底气勇气”兼具的大的上市公司群体底座,这可以说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五年来的成果外化。

  而对于上证180指数公司和科创板公司对于“提质增效重回报”倡议表现出的高参与度,专家认为,上证180指数公司的积极参与,彰显了作为沪市主板头部优质公司的底气;而科创板创立时,本身就已处在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当中,上市企业的理念就会更符合经济发展的最新的要求,对新时代的呼唤的反应会更加敏锐,行动会更加迅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资本市场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党中央赋予了其“枢纽功能”的全新定位。

  “经济发展从规模扩张强调速度增长,进入到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也就要有一个高质量的资本市场,来支持服务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是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一个必然要求。”赵锡军表示。

  这一“必然要求”,在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新“国九条”当中再次得到充分体现。

  新“国九条”指出,未来5年,基本形成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框架。而新“国九条”与配套的制度规则搭建了“1+N”政策体系,共同形成资本市场高质量改革的主线。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表示,“高质量发展是时代的硬道理,是中国是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资本市场只有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建立健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适配的市场体系和制度机制,才能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赵锡军认为,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之下,对资本市场最核心的、最基本的要素,必然会提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而资本市场最核心要素就是上市公司,其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推动力。

  “如果说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那么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就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分析师王胜介绍,我国资本市场在建立之初最早采用审批制股票发行制度,2000年后改用核准制,优胜劣汰机制相对不足,而借壳上市又带来了其他潜在风险,导致A股市场仍留存一些质量不高公司,成为“历史遗留问题”。

  在多年的深入研究和监管实践基础上,对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监管层面向全市场提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要求。

  2019年11月,中国证监会制定下发《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力争通过3—5年的时间使存量上市公司质量有较大提升,上市公司整体面貌有较大改观。沪深交易所随后披露了“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交易所开展工作的具体时间表、路线图。

  彼时有专业人士认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要求的提出和行动计划的出台,标志着上市公司监管领域专项改革从蓝图规划走向施工建设,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扎实夯基行动亦自此开启。

  一年之后,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安排,意味着“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纳入了顶层设计和要求。

  《意见》要求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并从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健全退出机制、沐鸣解决上市公司突出问题、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形成工作合力等七个方面,提出17条具体举措。

  2022年底,证监会及沪深交易所推出新一轮“三年计划(2022—2025)”,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部署,在新的起点上推动上市公司质量向更高水平跃进。

  时间来到2024年,始于2019年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行动进入了第五个年头。

  “整体来看,上市公司总体面貌已发生了可喜变化,一批低质量、高风险上市公司被动态出清。”王胜认为,上市公司总体具备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但距离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要求和投资者期待上仍存一定距离。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成效如何?近几年为资本市场发展所发布的政策、所提出的要求是否得到落实?从国家高层到监管部门到资本市场再到投资者,这是各方的共同关切。”赵锡军认为,从市场的角度来讲,上交所倡议的“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是对上述关切的回应,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成果的检验和反馈。

  1月25日,上交所率先向科创板公司发出了《关于开展科创板上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3月22日,上交所将行动倡议拓展至全部沪市公司,进一步从提升经营质量、增加投资者回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及压严压实“关键少数”责任等六个方面,倡导上市公司综合性、系统性、针对性地推出可落地、可操作、可检验的具体举措。

  倡议申明,专项行动旨在持续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坚持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激发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和提升投资价值的内生动力和责任感。

  赵锡军进一步表示,“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也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具象化的载体。

  王胜认为,“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一脉相承的,核心落点仍为“提质”。

  “专项行动通过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价值管理和价值分配三方面提出有效措施,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及投资者回报。”王胜解释,这既是对《意见》的进一步落实,也是在“全面建成与金融强国相匹配的高质量资本市场”征程上的又一跨步。

  “对于此次专项行动,不能简单理解为倡导上市公司去实施回购、增持、分红,更核心的目的在于发挥上市公司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上交所有关人士表示,鼓励上市公司结合实际提出针对性措施,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强本强基固本培元提升内在价值,这才是根本初衷。

  “市场的最核心的要素是两个部分,一个是上市公司,一个是投资者,市场是在供求之间进行资源的配置。投资者提供资金资本,上市公司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标的和相应的回报,这是供求双方进行配置的机制。”赵锡军表示,高质量的资本市场就要求资源配置的机制是高效的、高质量的,就依赖于供求双方都要有高质量的要求。

  而“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倡议六项措施,即聚焦了市场最核心要素的“供求”双方,围绕上市公司“对内”“对外”两个维度做出具体要求。

  “对内”,强化“内生动力”意图明显,有三项举措是针对上市公司强化自身的经营发展以及对于“关键少数”的约束。

  其一,提升经营质量强调靶向施策。建议上市公司采取具体措施,提高产能利用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经营指标。通过高质量产业并购等方式,优化资产结构和产业布局。其二,发展动力方面聚焦新质生产力。引导上市公司通过采取具体举措,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新产品开发、优化人才激励、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其三,强化“关键少数”责任加强利益绑定。鼓励上市公司将董监高薪酬与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市值表现合理挂钩,建立绩效薪酬追索等内部追责机制等。

  “这是从上市公司方面、也就是供给方的角度,其自身高质量成长和发展状况的一个动态要求。”赵锡军表示。

  “对外”的核心是“以投资者为本”,从表述来看,与“对内”的要求占了同等篇幅。要求上市公司就增加投资者回报、加强投资者沟通以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列出详细举措。

  其一,增加投资者回报,注重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建议上市公司制定中长期分红及股份回购规划、探索一年多次分红、开展回购并注销、制定稳定股价预案、引导股东合理减持等方式,回报投资者,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其二,加强投资者沟通,提升公司透明度。建议上市公司围绕提高公告可读性、制定投资者交流计划、引导主要负责人参加投资者交流等采取具体举措,丰富投资者交流方式,拓宽沟通渠道。其三,突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治理目标。上市公司在生产经营、投资并购等重大事项中,要更加注重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增强投资者的参与度和认同感。

  分析人士认为,从“提质增效重回报”的专项行动内容设置来看,这是首次把资本市场供求双方即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放到同一层面做出“平分秋色”的要求,这恰恰真正体现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内核,就是以“投资者为本”。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专项行动对上市公司提出的举措有‘三可’的附加要求, 即可落地、可操作、可检验,这俨然已是一张考卷,上市公司须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填写答案。”上述人士表示,也可以说是对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的阶段性验证。

  央广资本眼记者注意到,区别于以往强制信息披露,上交所本次“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系由上市公司在对自身现状及发展规划做充分研判的基础上,制定专项计划并进行自愿披露。

  “在非强制披露要求的背景下,倡议发出不到半年,即有上千家企业积极参与,这足以说明问题。”前述分析人士认为,自愿披露的前提下,上市公司参与专项行动应该有“愿不愿”和“敢不敢”两个层面的心态考量。

  “‘愿不愿’,是对于这种非强制的倡导,上市公司是否乐于投入精力去做专门的研究和落实,这取决于上市公司对于提高自身质量的理念认同感;‘敢不敢’涉及的则是公司对于经营现状和未来发展是否充满信心,是否有底气去参与这场需要结果验证的考试。”该人士表示,1000多家公司积极参与,意味着沪市已经拥有这么大的一个“理念认同和底气勇气”兼具的上市公司群体底座,这可以说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五年来的成果外化。

  实际上,截至目前,沪市发布行动方案的公司,有两个领域特别抢眼,包括上证180指数公司和科创板公司,覆盖率均近“八成”。

  前述专家认为,从宏观层面来说,上证180指数公司可以说集中了中国的“核心资产”,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最重要地位的行业,而且拥有持续性创造超额收益或竞争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全市场中最具成长性或竞争优势的代表,作为沪市主板头部的代表,积极踊跃响应倡议和参与行动,本身就是“底气”的彰显。

  与此同时,另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是,科创板已发布行动方案的公司有446家,占科创板公司总数的77%以上。专家认为,科创板公司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与发展阶段、时代要求及认知理念相关。

  “中国有5000多家上市公司,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板块上市,所处的产业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所依赖的技术和相关战略和发展理念都不尽相同。”赵锡军如是分析,最早的时候上市就是为了融资;后来,要进行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改革,强调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到现在,倡导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要求高质量发展。

  赵锡军进一步解释,市场不同发展阶段上市的企业,理念和对市场的认识是不完全一样的。越是晚上市的企业,越是在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上市的企业,其理念就会更超前一些,对市场的认识也会更透彻一些。

  “所以,就可以看到,新的发展阶段、新的板块、新的市场上市的企业,理念就会更符合经济发展的最新的要求,也就是更贴近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新时代的呼唤反应更加敏锐,行动会更加迅速。”赵锡军表示,所以对于“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科创板公司表现出更高的参与度就不难理解了。

  确实,科创板创立时本身就已处在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当中,高质量发展理念从起点就已根植于心,在上市公司生产经营和运行过程中,这一理念无疑也会贯穿其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提质增效重回报”概念已被写入“科创板八条”,中国证监会6月19日发布的《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简称“科创板八条”)指出,要深入实施“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央广资本眼)

  上交所有关人士表示,对于“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倡议,不能简单理解为实施回购、增持、分红,更重要的是发挥上市公司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本文由:沐鸣娱乐(官方)五金制造有限公司提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