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怎样写好工作性报道

类别: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4-08-17 00:54:59   浏览:

  沐鸣娱乐2注册官网从事质检新闻宣传的一个重大使命,就是宣传报道好质检部门的职能、工作,以及关于质检方面的方针政策等,如何使质检工作性报道有特点、有特色呢?

  工作性报道一般是硬任务,不做不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他们关心的是这些工作与自身的关系,能给自己带来哪些有用的信息,有什么实际利益,因此,选取与读者利益和需求相契合的角度,就成为决定稿件成败的重要因素。

  有一位媒体同仁讲过自己的一个经历:在2008年作为首批受聘的社会监督员,参与监督了当年山东省直机关及直属单位公务员招考面试的全过程。对公务员面试工作,社会关注度高、敏感度高,有关领导和部门高度重视,如何既按照有关部门的需要宣传好这项工作,又让读者乐于阅读、接受,在选取报道角度时就颇费心思。如果仅仅报道领导如何重视,面试有人事、公安、医疗卫生等部门参与保障,考官要遵循什么守则保证公平等,报道就会索然无味,也不会有多少读者。对于面试,读者关心的问题,一是面试是否公平公正,二是面试如何进行,自己能得到什么启发。如果能从亲历者的角度,复原面试的场景,让读者了解面试全过程,再让组织者、考官、考生谈谈体会,此稿就会增色不少,对读者的吸引力也就大了。按照这个思路,作者在亲身目击了面试全过程后,采写了稿件《公务员面试目击记》(大众日报2008年4月25日第3版)。报道受到读者欢迎,面试组织部门对宣传效果也非常满意。

  工作从头到尾都是人的活动,质检部门的工作、政策、措施,都是为了人、为了群众的利益而实施的,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能否顺利实施,能否取得预期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群众是否理解、贯彻。因此,工作性报道不可只见工作,而不见人。

  比如,质检宣传常做的一些法规、政策的解读,有时候仅仅是将拿到的条文分一下档,从中挑出小标题就发了,这样做只能算作分解,而算不得解读。读者面对的只会是干巴巴的政策性文字,读起来味同嚼蜡,也不好理解,还不如直接将文件全文转发。如果能在稿件中见人见事,将新的政策法规与人、事例结合,追踪各个环节,就能鲜活许多,读者读起来就更有意思,更能通过具体的人和事理解新政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般来说,网友读者都不喜欢看文件,因为文件语言较为生硬,没有意味,而大多数人喜欢看都市类报纸的一大原因,就是因为其语言灵活、风趣,读来感同身受。因此,机关工作性报道要抓住读者的眼球,让稿件可读、耐读,还要从改进文风上下工夫,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

  标题语言要精练、抓人,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如果标题语言生硬、了无生趣,稿件内容再好,读者也不会产生阅读的愿望。比如《公务员面试目击记》,初稿的标题是《公平公正选公仆》,读者一看就知道你想说什么,就会感觉这是一篇纯工作性报道,也就没有了读下去的愿望。后来经编辑和主任审阅后改为《公务员面试目击记》,读者看标题就知道作者是在面试现场采写的稿件,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产生“看看记者到底目击了什么”的愿望。标题一改,效果迥异。

  不仅是标题,行文中同样如此。工作性报道政策性较强,写得生动了尚且不一定看,如果行文僵硬,充斥着“深入贯彻”、“领导高度重视”之类的语言,读者就会产生反感情绪;如果语言政策性、专业性太强,很多甚至大部分语言读者看不懂,那就更失去了报道的意义。因此,稿件语言要通俗易懂,贴近读者,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本文由:沐鸣娱乐(官方)五金制造有限公司提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