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沐鸣娱乐(官方)注册代理 > 产品中心 > 行星减速机
类别:行星减速机 发布时间:2024-09-16 17:57:17 浏览: 次
图为:5月23日,在全省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上,红林探控公司进行现场演示,其生产的排爆机器人,在工作人员操控下夹取目标物体,引来与会者参观。
“人工智能+机器人+数字制造技术=制造业革命。”美国奇点大学教授沃德瓦的观点,成为“再工业化”背景下发达国家的普遍共识:通过发展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重获制造业优势。
拥有厚实制造业基础和强大科研实力的湖北,要在产业升级中再显制造业优势,机器人产业亟待重塑竞争力。
昨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最新报告称,去年中国购买了全球五分之一的机器人,共计36560台,同比增长60%,首次超过日本,成为机器人最大市场。
然而,日本仍是机器人数量最多的国家。IFR数据显示,2012年日本的机器人数量超过31万台,而中国只有9.6万台。按机器人密度计算,中国仅有23台/万人,而韩国达到396台/万人,密度世界第一。
庞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瑞士ABB、德国库卡和日本发那科、安川电机来华淘金。目前,“四大家族”占据大约53%的中国市场。
“国内机器人产业也是风生水起。”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说,上海、重庆、安徽、广东等省市已将机器人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张家港、昆山、青岛、沈阳等30多个城市建起了产业基地,国内机器人骨干企业加速扩张。
目前,沈阳新松是我国最大的机器人制造企业,年产约2000台,产值约13亿元,占据约10%的市场份额。安徽埃夫特也已形成年产1000台产能,年产值已达2亿至3亿元。
“我国工业机器人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四大产业集聚区。”左世全说。
1995年,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院长丁汉参与的《基于微机的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HOLPS及其运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当时,国内机器人研发几乎空白。丁汉及其团队,曾使湖北站在了国产机器人研发的最前沿。
然而,随着机器人产业升温,外省市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相关技术、人才、企业落户,湖北却未能发挥优势做大做强,渐失发展先机。
我省机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武汉、襄阳、孝感,骨干企业包括武汉奋进电力、汉迪机器人、襄阳铁人、中日龙等,但企业整体规模小。“粗略估计,去年全省工业机器人产值不足5亿元,整体发展不如广东、江苏、辽宁、上海、山东等省市。”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说,我省尤其缺乏机器人主机龙头企业。
更为严重的是体制机制障碍,导致机器人先进技术和市场外流严重,“墙内开花墙外香”。
汽车、船舶、电子是我省支柱产业,也是机器人应用的主要领域。但在省内,机器人使用率不高,特别是本土工业机器人产品使用率不高,缺乏良好的市场氛围。
省内众多高校和科技型企业,与外省市合作紧密。如华中科技大学与昆山华恒合作攻关,机器人研究成果得到广泛应用。去年底,华中数控与重庆两家国资公司合资,设立重庆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落户重庆两江新区机器人产业园,今年上半年有望投产。“如果还不采取相应措施,我省机器人研发成果和龙头企业会加速外流,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上月底,省政府有关领导在全省推进工业机器人发展座谈会上如是说。
如何推动鄂产机器人崛起?省政府提出了“五个一批”:壮大一批主机生产企业,突破一批核心技术,打造一批市场适销的产品,抓好一批典型应用示范工程,构建一套科学的组织保障体系。
“归根到底,是要抓住市场和技术这两个关键点,重新塑造湖北机器人的竞争力。”业内人士分析。
武汉奋进电力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去年,我们成功推出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轴关节型搬运机器人,已在东风汽车车轮公司等企业广泛应用。”奋进电力董事长徐击水说,深耕劳动强度大的轮毂制造行业,去年共销售30台机器人,今年计划销售350台,产值过亿元。
“除了深耕细分市场,另一个策略是加强关键零部件研发,降低产品成本,实现规模化应用。”左世全说,在机器人四大核心部件中,高精度交流伺服电机国外品牌约占80%市场份额,精密减速器被日本两家企业垄断。“价格居高不下,国产机器人推广受到严重影响。”
目前,湖北行星传动公司的精密减速机已在低端机器人上实现了替代进口。“我们刚刚投入了约1亿元进行产品升级,进军高端减速机市场。”公司董事长吴俊峰说。
“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全省制造业机器人应用率达到50%以上,成为中部地区机器人生产、应用、服务的核心区,以及全国工业机器人重点产业基地之一。”正在征求意见的《湖北省推动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提出。
本文由:沐鸣娱乐(官方)五金制造有限公司提供